优秀作文网

散文 三月桃花,散文三月桃花水

三月桃花

三月的风,带着些微的寒意,却又分明夹着暖意,吹过山野,桃花便在这时节开了,先是零星几点,后来便成片地红起来,像是谁把胭脂泼在了枝头。

散文 三月桃花,散文三月桃花水-图1

桃花开时,最是好看,花瓣薄得几乎透明,边缘微微卷起,中间吐出几根细丝,顶着一点黄,阳光照下来,花瓣便显出几分娇弱,仿佛随时会融化在风里,偏是这样娇弱的花,开得却极有精神,一树一树地红着,不管不顾地红着。

城里人见了桃花,不免要赞叹几句,拍几张照片,发到网上,乡下人却不大在意,他们知道桃花开了意味着什么——春耕要开始了,老农蹲在地头,抽着旱烟,眯眼望着远处的桃花,心里盘算着今年的雨水,桃花开得旺,未必是好事,有时反倒预示着干旱。

去年三月,华北地区桃花开得极盛,气象数据显示,当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2.3℃,降水量却减少37%(数据来源:中国气象局2023年度气候公报),老农们看着满山桃花,眉头皱得更紧了,果然,接下来的春旱让许多地方的麦苗枯黄,桃花开得热闹,地里的庄稼却遭了殃。

年份 三月平均气温(℃) 较常年偏高(℃) 降水量(mm) 较常年偏少(%)
2021 8 2 5 15
2022 1 5 3 24
2023 4 3 8 37

(数据来源:国家气候中心《中国气候公报》)

文人墨客最爱写桃花,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,成了千百年来中国人的精神家园;唐伯虎的"桃花坞里桃花庵",把桃花与隐逸生活联系在一起;《红楼梦》里林黛玉葬花,葬的也是桃花,桃花在中国文化里,早已不是简单的植物,而是一种意象,一种象征。

现代人看桃花,又多了几分科学眼光,植物学家告诉我们,桃花之所以在早春开放,是因为它需要足够的低温刺激才能打破休眠(这一现象称为"春化作用"),今年北京植物园的监测显示,山桃始花期较30年前平均提前了5天(数据来源: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24年物候观测报告),气候变暖正在改变着桃花的开放节奏。

桃花花期变化趋势(北京地区)

  • 1990-1999年平均始花期:3月28日
  • 2000-2009年平均始花期:3月25日
  • 2010-2019年平均始花期:3月22日
  • 2020-2024年平均始花期:3月20日

(数据来源:北京市气象局物候观测数据)

赏桃花成了春季旅游的热点,江西婺源的油菜花与桃花相映成趣,每年吸引游客超过200万人次;西藏林芝的野桃花海,更被誉为"人间最后的桃花源",文旅部数据显示,2023年春季以桃花为主题的旅游线路预订量同比增长45%,带动相关收入超过80亿元(数据来源:文化和旅游部2023年春季旅游市场报告)。

桃花虽美,花期却短,不过十来天光景,花瓣就开始零落,先是几片,后来便纷纷扬扬,像下了一场粉红色的雪,落在地上的花瓣,很快失去光泽,蜷缩起来,变成褐色,孩子们喜欢捡起花瓣,夹在书本里,以为这样就能留住春天,大人们知道留不住,只是看着,不说话。

桃树结果要到夏天,青涩的小毛桃藏在叶间,不仔细看很难发现,乡下孩子会偷偷摘来吃,酸得直咧嘴,等到桃子成熟,又是另一番景象了,现在的果园里,桃树品种越来越多,水蜜桃、油桃、蟠桃,各有各的味道,农业部的统计显示,2023年全国桃树种植面积达1200万亩,产量超过1500万吨(数据来源:农业农村部2023年水果产业统计报告),桃花开时浪漫,结果时实在。

城市里的桃花,种在公园、小区、道路两旁,园艺工人精心照料,花开得整齐划一,人们从树下走过,偶尔抬头看一眼,又匆匆赶路,桃花在城市里,更像是一种装饰,一种季节的标志,某购物平台数据显示,今年春季"桃花"相关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60%,主要是桃花图案的服装、饰品和家居用品(数据来源:某电商平台2024年3月消费趋势报告),桃花从自然走进了商业,成为消费符号。

记得小时候,老家屋后有棵野桃树,没人管它,它却年年开花,结的桃子又小又涩,我们几个孩子常在树下玩,看蚂蚁爬上树干,听风吹过树叶的声响,后来老屋拆了,桃树也被砍倒,现在想来,那棵桃树开花时,从没人在意;它倒下时,也没人惋惜,世间大多数桃花,都是这样开过又谢的。

三月的雨来了,打在桃花上,花瓣沾了水,显得更重,更容易掉落,雨停后,地上铺了一层粉红,枝头的花稀疏了许多,桃花知道自己要谢了,却还在开着,开得安静而倔强,来年三月,它们还会再开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